植物提取物生产厂家专注植物提取14年
植物提取物咨询热线:0371-63330676
中药鉴别
联系我们

【 微信扫码咨询 】

0371-63330676

13213161771

您的位置: 首页>>中药鉴别

中药材菊花的相关知识总结

作者:植物提取物 浏览量:88 来源:植物提取物生产厂家 时间:2023-04-11 13:45:07

信息摘要:

中药材菊花,菊花的性味归经,菊花的功效与作用,菊花的有效成分,菊花的来源,菊花生长特性,菊花采集方法,菊花药材性状,菊花的药理作用,菊花提取物

1、别名:黄菊花、山菊花、苦薏。

2、拉丁文:Flos Chrysanthemi Indici

3、英文:Indian Dendranthema Flower

4、来源: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的干燥头状花序。

5、性味归经:辛、甘、苦,微寒。归 肝、肺经。

6、有效成分:含挥发油,油中含菊醇、菊酮、a-蒎烯、樟脑、龙脑、樟烯等。尚含菊花内酯、菊花素A、刺槐苷、蒙花苷、菊苷、木樨草素等。

u=28304995,3549488236&fm=253&fmt=auto&app=138&f=JPEG.webp.jpg 

7、植物形态: 菊科多年生草本,高30~50厘米。茎直立或铺散,分枝或仅在茎顶有伞房状花序分枝。茎枝被稀疏的毛,上部花序枝上的毛稍多。叶互生,卵形或长椭圆,长3~7厘米,宽2.5~6厘米,先端渐尖。头状花序小,多数,直径1.5~2.5厘米,在茎顶排成伞房状,总苞片约5层,外层卵形或卵状三角形,中层卵形,内层长椭圆形,边缘白色或褐色膜质,外围是黄色舌状花。瘦果。花期9~10月。

8、生长特性:生于路旁、山坡、原野,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

9、采集方法: 秋季花盛开时采收,晒干或烘干。

3bf33a87e950352a3c384a315843fbf2b2118baa.jpg 

10、药材性状: 干燥的头状花序呈扁球形,直径0.5~1厘米,外层为15~20个舌状花,雌性,淡黄色,皱缩卷曲;中央为管状花,两性,长3~4毫米,黄色,顶端5裂,子房棕黄色,不具冠毛;底部有总苞,由20~25枚苞片组成,作覆瓦状排列成4层,苞片卵形或披针形,枯黄色,边缘膜质。各花均着生于半球状的花托上。体轻,气芳香。味苦,继之有清凉感。

11、药理作用:

1)降压作用:在对动物的急性试验中,对不麻醉的大鼠腹腔注射或口服野菊花提取液,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。

2)抗病毒、抗菌作用:在体外实验中,野菊花煎剂1:80能延缓感染孤儿病毒的细胞(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)的病变。野菊花煎剂1:320在体外实验中,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白喉杆菌及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。

12、菊花的应用:

1)风热感冒,温病初起。菊花味辛疏散,体轻达表,气清上浮,微寒清热,功能疏散肺经风热,但发散表邪之力不强。常用治风热感冒,或温病初起,温邪犯肺,发热、头痛、咳嗽等症,每与性能功用相似的桑叶相须为用,并常配伍连翘、薄荷、桔梗等,如桑菊饮(《温病条辩》)。

2)肝阳眩晕,肝风实证。菊花性寒,入肝经,能清肝热、平肝阳,常用治肝阳上亢,头晕目眩,每与石决明、珍珠母、白芍等平肝潜阳药同用。若肝火上攻而眩晕、头痛,以及肝经热盛、热极动风者,可与羚羊角、钩藤、桑叶等清肝热、熄肝风药同用,如羚角钩藤汤(《通俗伤寒论》)。

3)目赤昏花。菊花辛散苦泄,微寒清热,如肝经,既能疏散肝经风热,又能清泄肝热以明目,故可用治肝经风热,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,治疗前者常与蝉蜕、木贼、白僵蚕等疏散风热明目药配伍,治疗后者常与石决明、决明子、夏枯草等清肝明目药同用。若肝肾精血不足,目失所养,眼目昏花,视物不清,又常配伍枸杞子、熟地黄、山茱萸等滋补肝肾、益阴明目药,如杞菊地黄丸(《医级》)。

4)疮痈肿毒。菊花味苦性寒,能清热解毒,可治疗疮痈肿毒,常与金银花、生甘草同用,如甘菊汤(《揣摩有得集》)。

13、药用功效: 疏风清热、消肿解毒,主治风热感冒、肺炎、白喉、口疮、丹毒、湿疹、天疱疮。

14、方剂选用:

1)治疔疮:野菊花和黄糖捣烂贴患处,如生于发际,则加梅片、生地龙同敷。

2)治一切痈疽脓肿,耳、鼻、咽喉、口腔诸阳证脓肿:野菊花80克,蒲公英80克,紫花地丁50克,连翘50克,石斛50克,水煎,13次。

3)治夏令热疖及皮肤湿疮溃烂:用野菊花或野菊花茎叶煎浓汤洗涤,并以药棉或纱布浸药汤掩敷,1日数次。

15、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10~20克(鲜者50~100克)。外用:捣敷,煎水漱口或淋洗。

16、事项注意:脾胃虚寒者慎服。

17、菊花提取物菊花提取物是以菊花为原料经筛选、提取、过滤、浓缩、喷雾干燥所得。

18、参考文献:

(1)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《中药鉴定学》1989年9月第1版。

2)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《中草药全图鉴》20163月第1版。


本文标签: